欢迎访问人文科普网!

杨广辉的个人主页

http://www.rwkpw.com/team/info/261.html

站内导航:首页 - 师资团队
医家简介

医家:杨广辉

简介:

摘要:脊椎正骨,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考虑:第一种,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手法复位,同时也可以使脊椎处肌肉放松,但是要注意复位之后的固定治疗,以免出现复发的情况。第二种,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牵引治疗,晚上睡觉请尽量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椎的生理性弯曲,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第三种,可以选择推拿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力度适中,通过手掌心和拇指进行按揉患处。本课题旨在探讨杨氏手法脊椎正骨疗法,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杨氏手法;脊椎正骨疗法;中医

 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1.1选题的理论意义

正骨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指通过特定的手法,来治疗脱臼等疾病。脊椎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脊椎正骨如果用于治疗小关节的错位,有一定的作用。探讨杨氏手法脊椎正骨疗法,有助于丰富相关理论内容,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体系。

1.2选题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脊椎小关节错位后,压迫椎管内通过的神经,使局部肌肉组织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果脊椎正骨手法正确、选择部位准确、力度、时间等较适宜,通常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此时脊椎正骨有用。但应注意脊椎正骨不能滥用,对于脊髓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等患者,不能进行脊椎正骨,以免出现刺激过度,引起症状变重的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疾病,如结核、肿瘤等,应禁忌做脊椎正骨,以免导致病变扩散,从而加重病情。此外,做脊椎正骨有一定的风险,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找有正规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探讨杨氏手法脊椎正骨疗法,其实践意义和价值显著。

1.3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在中国有一个突出的一个盲点是:“凡是没有症状的脊椎,就不需要矫正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脊椎不仅有了症状应得到正确的矫正治疗,没有症状也应该得到矫正、调整。青少年时期,由于成长快而又极为活跃,最容易对脊椎造成损伤。由于青少年脊椎的柔韧性相当高,这种损伤极具有隐蔽性。进入成年后,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不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是造成脊椎损伤、退化的重要因素。如果年幼时已有一定的损伤,一般在中年时期开始有较明显的症状。老年以后,症状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最为理想的脊椎保健应该是像许多美国家庭那样,从小就应该置脊椎于脊椎矫正专家的检查监督、指导与矫正治疗之下,让脊椎在最佳的条件与状态下生长。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脊椎正骨在中医师使用较多,在脊椎上产生的椎间盘膨出、突出等问题的时候会用正骨的手法来进行复位,因为椎间盘膨出、突出都不是在外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平时的坐姿不正确等原因导致椎间盘各部分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错位等,一般发现时都还没有断裂的情况,既然没有断裂,只要把错位的地方进行复位,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就是可以根治的。

2.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2.1课题研究思路

以传统手法对整条脊椎进行复位调理,包括劲椎错位,胸脊错位,腰脊错位,及骶骨错位等利用特有手法进行复位调理。

2.2课题研究目标

做脊椎正骨后,还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劳累,摄入充足的营养,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还要做好保暖,避免受凉。探讨杨氏手法脊椎正骨疗法,便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方案,从而收获更佳的研究效果。

2.3课题研究内容

杨氏手法脊椎正骨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研究背景

提到中医对骨伤的治疗,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正骨,正骨是我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治疗技术,其在我国医药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正骨的正字是动词,含义为归正,简单理解就是将出现骨伤发生筋骨位移扭转的部位进行复位,使其回归正确位置。大家可能在影视剧中见过一些有关中医正骨的情节片段,大家看到患者就诊时非常痛苦,存在关节脱臼或者骨折畸形等情况,而片中的医生通过一些手法操作帮助患者将骨头复位,消除了患者的病痛。可能很多人对此会有疑问:正骨是否真的有这么神奇?其实对于经验丰富的正骨中医师而言,很多骨伤患者经过正骨手法的治疗后确实能够在较短时间大幅改善疼痛不适症状。在中医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大家应该更加深入了解中医相关内容,这样才能让中医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绵延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基础。将针对中医正骨手法以及一些临床经验总结的诀窍进行介绍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中医正骨的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医正骨的一些基本情况。中医正骨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古代的一些中医名家就开始通过手法治疗来帮助一些骨伤患者使其错位或者断裂的筋骨重新归位。很多人可能觉得正骨就是“把脱位或者断裂的骨骼掰回去”,事实可远没有这么简单,正骨包括整复、固定以及按摩等,很多中医正骨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正骨治疗理论及实践体系,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法来帮助患者整复筋骨,之后还要妥善固定以防止二次伤害,而且不同中医正骨医师在后续会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以及相应的中医理论体系对患者采取按摩、用药等促进骨伤愈合的措施。

中医正骨过程中手法是绝对的核心内容,所谓手法自然是以手为主,通过手部的动作来帮助患者进行筋骨整复。目前多数中医正骨医师都遵照正骨八法来实施整复治疗,下面我们就针对正骨八法中的手法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1、手摸心会

中医正骨与西医不同,西医需要借助于仪器设备来明确骨折情况,而中医正骨则用手去摸索,用心去感受,在摸索过程中要注意摸的位置和摸的力度,所触摸的区域要以受伤区域为中心覆盖周边,摸的力度要由轻到重,在触及具体的骨伤部位时要凭借手触摸的感受在头脑中构想患者具体的骨折情况。

2、拔抻牵引

很多骨折患者骨折畸形情况比较严重,以肢体骨伤为例,不论是脱臼还是骨折,很多患者会出现患肢缩短的情况,而拔抻牵引正是让骨折断端对互相靠近并为后续正骨治疗提供基础的手法。在实施过程中要分别固定骨折近端和骨折远端,采取纵轴牵拉的方式来让骨折交错的部分回到正确位置,完成后再改变牵引方向,让骨折两端最大限度对齐。

3、旋转屈伸

我们仔细思考就会了解,骨折发生后,骨折近端与骨折部位的其他断骨有较大的应力作用影响,因此骨折近端不太容易进行移动调节,但是骨折远端由于前端连接中断,可以更大范围地活动,我们就要抓住这一点,通过旋转屈伸的方式来调整骨折远端,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两个部分能够对齐,这样就很好地消除了骨折造成的断端旋转或者畸形成角等情况。

4、提按端挤

很多时候骨伤患者有骨折侧移的情况,断处的两部分骨骼有明显地侧方向位移,不仅有前后位移还有内外位移,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使用到提按端挤这两种手法来进行整复。面对前后侧向位移的骨折患者要使用提按复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对于内外侧向位移的骨折患者则需要使用端挤的方式来进行整复。所谓提按是指正骨医师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采取向上提拉或者向下按压的方式使之向侧向偏移相反的方向复位。端挤与之同理,目的都是让骨折侧移的部分恢复到正常位置。

5、摇摆触碰

多数患者骨折部位不平整,我们通过轻轻活动骨折远端可闻及比较明显地骨擦音,而摇摆触碰的本质目的就是让参差的骨折断面能够更好地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论是摇摆还是触碰,我们都需要在良好固定骨折近端的情况下进行,摇摆应注意控制力度,不论是左右还是上下都要尝试性地缓慢移动,注意听骨擦音和骨折部位的外观改变。触碰主要是采用敲击的方式来有效进行微量位移,这是保持高整复效果的重要基础。

6、挤捏分骨

这主要用于并列的两处骨折整复,由于这种骨折不论是近端还是远端都有两个部分需要进行整复,所以在手法方面要注意保持同步。同步挤捏,分别使用食指、拇指以及中指在两个骨折部分之间进行挤压,此时相距比较近的两部分骨骼能够分开,这样有助于将两部分的骨折断端一同整复到位。

7、折顶回旋

这种手法动作幅度相对比较大,主要应用于一些外部肌肉软组织包裹比较厚实的骨折,尤其对于一些螺旋形变量比较大的骨折非常适用。在实施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骨折下凹部分和凸出部分,雙手两拇指并拢纵向贴靠于凸出畸形部分,双手其余四个手指向后抵住下凹畸形部位,两拇指发力向下按压,增大骨折断端的两部分所成角度,观察一端骨皮质基本对接时反向发力,反折断端进行复位,对螺旋骨折的患者要注意复位过程中发力时的反旋,注意保持稳准快的动作特点,减少患者痛苦。

最后就是后续的按摩推拿工作,这一部分必须在明确整复情况良好,无明显内部出血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妥善进行,以穴位指压为主帮助患者疏通周边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状况,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二、具体研究

我们在做调理中,首先就是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通常通过摸骨触诊的方法准确找到出现问题的脊柱段,这样才能准确查出原因所在。那么脊柱每一节段定位方法,你掌握没有呢?下面我们将每一段脊柱定位方法,总结分享如下:

1、颈椎段

C1横突:颞骨乳突下一横指。

C2横突: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下端25cm左右处,约相当于下颌角的水平。

C3横突:C2横突下1cm左右处,相当于舌骨水平。

C2棘突:枕骨下方,颈后部正中沟中,上端可摸到第一个末端分叉的骨突起。

C4横突: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处,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

C5横突: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稍下方处。

C6横突:胸锁乳突肌后缘最明显、最突出的骨突,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

C7棘突:低头时,隆起于颈项交界处正中的突出骨突,不分叉。用手指压于其上,当低头或转动时,可觉此骨随之活动。

2、胸椎段

T1棘突:位于C7下方,当低头或转动时,不随之活动。

椎体间:两肩胛骨内上角连线与脊柱纵轴线相交处。

T2椎体:下缘胸骨上端颈静脉切迹水平。

T2棘突:直立、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与脊柱纵轴线相交处。

T4椎体:下缘胸骨角水平。

T7棘突:直立,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与脊柱纵轴线相交处。

T9椎体:胸骨体与剑突交接处水平。

T11棘突:沿第12肋骨,从两边体侧向背中线触摸,终点交会处即是。

3、腰椎段

L2棘突:与第10肋骨最低点相平。

L2椎体:脐部水平线与脊柱纵轴相交处。

L3横突:骶棘肌外侧缘与第12肋骨交角处(或稍下一点),向前内方按压,深按有触骨感时,即是L3横突。

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背部中线相交处(此种情况占22%,L4~5棘突间者占60%,L5棘突者占8%)。

4、骶髂

骶髂关节上部:两髂后上棘水平。

脊柱棘突规律总结

由于脊柱各节段棘突的倾斜度不同,所以棘突与横突的关系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规律,可供临床在数摸确定脊柱节段时参考。

C1~7:

1、相邻棘突之间与下位颈椎的横突在同一水平线上。

2、棘突与关节突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T1:棘突与横突相齐平。

T4:T4的棘突与T5的横突相平。

T8:T8的棘突与T9~10、横突之间相平。

T10~L5:

1、棘突的中点,相当于相应脊椎与下一个脊椎横突间的水平(例如:T10棘突的中点,相当于T10与T11横突间的水平)。

2、相邻棘突之间与下位脊椎的横突基本上是同一水平(例如T10与T11的横突基本上在同一水平)。

棘突斜度变化,以胸椎最明显,其规律是:以T2开始逐渐向后下方倾斜,至T4时已与T5的横突相平;继续发展,至T8时已与T9和T10的横突之间相平;但是,自T8以下斜度逐渐减少,至T10以下至L5,则都与本椎与下一椎体横突间相水平。

上述未列到的部位,可根据上述规律推演。在临床触摸检查时,多以C2、C7、T3、T7、T11、L4的棘突来定位,再依此推算其它脊椎。

3.课题研究成果

中医整脊正骨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用来治疗脊椎类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人们的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同时对于这些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律失常、耳聋、胃脘痛等症状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长期低头玩手机、翘二郎腿等不良姿势,导致颈胸腰椎、骨盆关节错位,导致头晕头痛、手麻脚麻、臀痛。小关节紊乱正骨几次才有效?脊椎错位正骨复位有用吗?正骨多少次疼痛才会消失?下面进行深入探讨。

脊椎错位这个名词本身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存在,只有在一种条件下错位存在,就是外伤造成脊椎各半脱位,或者完全的脱位。正常情况下,脊椎的错位主要还是序列方面不稳定,从X光片上看可能有侧弯,有生理弯曲的改变。如果有中医认为错位了,需要手法矫正,矫正不过来。因为这个东西是人为的适应,不管是疲劳也好,外伤也好,骨骼最终会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人为通过手法来矫正,势必造成适应性的肌肉组织再重新发生适应,就会造成肌肉组织的损伤。轻者会造成症状加重,重者可能会影响到骨骼骨折或者是韧带、脊髓的损伤。

脊椎是什么?脊椎是人体的中轴,也就是脊椎骨。人类的脊柱由33个椎骨通过韧带、关节和椎间盘连接而成。做完检查,医生说我的关节错位了。错位,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站错了地方,站错了地方。如果脊椎骨不在正确的位置,那就有可能出现脊椎错位。脊椎错位,患者往往会出现双侧不对称的情况,用患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侧卡住了”,可能伴随着局部疼痛;触诊时,患者会发现骨关节不对称,一侧硬,一侧软。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不对称性。

错位会导致哪些症状?脊椎错位会导致各种症状!脊椎错位常伴有局部肌肉筋膜张力过大,首先会引起颈腰背部疼痛,也就是肌筋膜炎;相应阶段的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胸闷心悸、呼吸不畅、持续性打嗝、胃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脊椎错位正骨复位有用吗?在正骨复位手法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排除骨折、结核、肿瘤(骨转移)等手法禁忌症。当医生明确诊断出患者是错位引起的,首先要区分是否适合正骨复位手法还是消炎止痛(一般活动受限,主被动活动不能活动,疼痛伴有疼痛时不宜立即正骨复位,建议先用消炎止痛药物。)正骨复位需要先按摩放松局部肌肉,然后再进行正骨复位。正骨复位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可有效解决因骨关节卡压引起的相关问题。

正骨疼吗?第一次尝试正骨复位手法的人,最担心的就是正骨疼不疼?我想很多患者朋友在电视上看到正骨的时候,都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一定很疼吧!其实脊椎正骨发出的响声和扳手指发出的响声差不多,都是因为关节腔里面的气泡破裂震动产生的声音,所以正骨并不会感觉到疼痛。但是在临床上,正骨后会出现疼痛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主要原因有二:1、患者会感到恐惧和紧张;2、医生和病人的配合不够好(这是医生正骨的熟练程度)。正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卡顿的关节重新变得灵活,医生正骨的时候,目标的力量必须到达骨关节层面,如果患者在正骨的过程中情绪紧张或者敏感,那么医生的正骨和患者的肌肉就会紧张起来,紧张的肌肉会刺激到神经,从而加重疼痛。所以,各位朋友,在正骨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放松!放松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全身的重量都交给了床头和枕头;正骨的时候,把全身的重量都交给医生,这样正骨的时候,疼痛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正骨一般需要多少次?首先,医患目标一致,都希望尽快得到缓解。复位需要多少次,这要看患者的身体情况。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患者是否有规律的运动?患者病情是否超过3个月?1、有规律的运动习惯,病情不超过三个月的患者(每周3-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45-60分钟)。最好的情况是,有些患者经过一次正骨治疗,几年内不会再有任何不适;而一般情况下,一般需要5次以上的康复治疗,才能基本痊愈,症状基本消失。2、定期运动,病情超过三个月者。这个时候受伤的部位还没有完全愈合,会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一般需要10次左右的康复治疗,但是并不是每次都需要正骨。3、无规律运动,病情超过3个月者。规律的运动往往意味着良好的情绪和良好的骨骼肌系统,预后更快;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大脑就会出现疼痛的记忆和印记,导致病情反复。脊椎错位正骨复位有用吗?对于脊椎错位引起的相关症状,正骨复位治疗是徒手物理治疗的有效方法,其原理与欧美国家所推荐的美式整脊、关节松动术基本相同,目的就是解除关节的限制,恢复关节的灵活性,消除症状。

脊椎的正骨推拿法又称四步手法。一是放松手法;用揉法、按法、拿法、滚法,对病部椎旁边紧张的软组织进行放松(即解除肌痉挛),为正骨手法作准备。二是正骨手法:选用颈胸腰骶各段的正骨手法中的1-5种手法,纠正椎关节错位,使椎间隙和各椎间的管道康复到有效代偿空间,以解除神经根,脊椎,椎内动静脉及植物神经的骨性损害,加速脊椎病的康复。三是强壮手法:有分筋法、理筋法,调和阴阳法,选用弹拨手法,拿捏手法、推擦手法,拍打手法和点穴法,内脏病症者用捏脊疗法,消除椎旁软组织的筋结、肿胀,改善血循环,促进脊柱力学失衡的康复,对正骨手法后的疗效巩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第四步痛区手法,可选用揉捏法、抚摩法、搓擦法、点穴法。叩打法、震颠法、运动法等、轻症只用第一、二步手法,病程长,病情较复杂者,应用完善的治脊方案,采用四步十法系统性治疗。

4.几点思考

颈椎正骨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颈椎正骨有可能牵拉到神经、血管、脊髓,比如颈椎部位本身就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者神经根管的狭窄,或者有椎动脉孔对椎动脉产生挤压刺激,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下降,在进行正骨的时候由于动作比较大,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到神经、血管、脊髓,有可能会出现上肢麻木以及疼痛症状加重,并且有眩晕、恶心、呕吐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下肢瘫痪。二、由于因为正骨主要是针对于小的关节突关节进行复位,每次复位都会牵拉到关节囊以及周围韧带,时间长久之后就会导致关节囊以及韧带变得更加松弛,会导致关节突关节更加不稳,时间长久之后会导致整个颈椎脊柱出现不稳,加速颈椎退变,有可能会导致颈椎出现其他的相关症状。

脊椎的错位定义本身相对比较广泛,可以分为比较简单的脊椎小关节紊乱或者比较严重的,因为外力损伤导致椎体之间的脱位。复位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小关节紊乱是因为日积月累的劳累劳损,或者轻微的外力损伤导致椎体骨之间连接的小关节出现了错乱。主要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因为小的滑膜嵌顿,去医院正骨进行处理就可以,特别是中医通过手法复位就没有问题,并且能够极大的缓解疼痛。但要是因为外力损伤引起的椎体之间完全脱位,合并有脊髓、神经或者椎体周围其他部位的骨折,必须要通过手术才能就诊,简单的手法复位是不行的。


中医药健康科普分会

  • 咨询电话:
  • 18911533831 010-52423665(张老师) 010-64411319 (何老师)
  • 910426188@qq.com
  •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京ICP备19059290号-6 技术支持: 央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益生堂医学研究院